【地理位置】前場鎮位于姚安縣東部,地處東經101°24′53″,北緯25°29′48″,東臨本縣適中鄉,南枕牟定縣共和鎮,西連本縣棟川鎮,北壤大姚縣金碧鎮。鎮政府駐地新街距縣城23公里,楚大高速公路、楚姚高速公路、姚牟公路穿境而過,素有“前場關”“姚安東大門”之稱。全鎮國土面積305.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57米,最低海拔1840米,中心海拔2140米,年平均氣溫13.5℃。
【行政區劃】前場鎮轄新街社區居民委員會和莊科、石河、王朝、新村、小河、木署、稗子田、新民8個村民委員會,共85個自然村,155個村(居)民小組。
【人口和民族】前場鎮2021年末實有農戶4409戶,總人口17836人,男女性別比為1.1:1,鄉村人口10801人,占總人口的60.56%。境內居住著漢、彝、回、滿、藏、苗、傣、白、哈尼、傈僳、拉祜等18個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5.82%,是一個頗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風情園”。
【資源特產】前場鎮礦產資源豐富,最具代表性的有藍石棉、建筑用砂石等非金屬礦產。水資源豐富,石者河、文龍河穿境而過,常年水流不斷;共建有?。ㄒ唬┬退畮?座、?。ǘ┬退畮?0座、小壩塘46座,水窖1600個,常年蓄水量在210萬立方米以上。林業資源豐富,全鎮林地面積35.3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7%。主要特產有山藥、百合、大蒜、蒜薹、魔芋、中藥材、花椒、木瓜、蕎酒、小灶酒等。
【歷史沿革】前場鎮歷史悠久。在東漢時期曾經設前場關,有重兵把守,自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就有彝族人立寨定居前場,把守姚安東大門。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前場屬于弄棟縣轄地,第一次納入大一統西漢封建王朝的管理。唐代時期設長明縣,為姚州府所轄七州之一。戰國時期屬滇國地,彝族先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青銅文化,1991年在前場新街小學出土的戰國編鐘和1994年在新街瓦鲊坡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銅鑿、銅斧、銅鋤等青銅文物,折射出前場地區古代文明的光芒,是前場悠久歷史的史物見證。元代為姚安軍民總管府轄地,從元朝開始,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大理移至昆明,前場成為姚安通往昆明的咽喉要道,素有“前場關”“姚安東大門”之稱,“前場”之名由此而得。明洪武十七年,姚安軍民府成立,前場關為姚安府管轄,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前場關”因其獨特的天險地勢和屢遭匪患,明王朝在此設置前場巡檢司,編制人員25—136人,主要辦理入境業務,由姚安軍民府管理,始成集市,清代一直延續未變。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名為新街。1949年12月26日前場解放。1950年1月,姚安全縣設11個區,成立前場區政府。1958年10月,姚安并入大姚后設前場公社。1961年3月,恢復姚安縣,全縣設22個公社,成立前場公社。1962年8月,撤社立區,設前場區政府。1966年夏,改區為公社,設前場公社。1983年初,機構改革,建區設鄉,設前場區政府。1988年9月,撤區改鎮,設前場鎮人民政府,從此前場逐步形成縣境東界經濟、文化中心。
【古跡景點】前場鎮古跡景點眾多。主要有高峰寺、吊墳、龍馬腳跡、響水瀑布、蝴蝶泉、石門箐等。
高峰寺位于前場東部,景區范圍面積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57米。山頂有一小廟,為四方八嶺的人們敬香朝拜的圣地,登上山頂牟定縣城盡收眼底。日出奇觀令人心曠神怡,使人有一種“一覽眾山小”之感,山的南面,馬櫻花成片,每到花季,滿山遍野山花爛漫,盛為壯觀。山的西面,古林參天,溪水常流。山的北面,在一塊約100多平方米的草坪上,人畜走上草坪,地下發出如擊鼓之聲,若達續跳躍,則如同戰鼓齊鳴,故名響鼓地。其奇異的現象令游人驚嘆。
吊墳位于前場東北部的寶鼎山麓,墓主系邑人楊仲義夫婦,據民國二十年重修的吊墳碑文記載,楊仲義系“皇明誥授把使三匯總督”,吊墳全系砂巖五面石修葺,三碑四柱兩側有大理石碑文和石獅,上部有三塊大理石匾額,墓座墓體有大量石雕,技藝精湛、規模宏大、造型獨特,墓下部于地面上有約1.5米高,2.5米長的石拱洞2個,兩洞外緣有石門機關,里連寬敞的墓室,墓室頂部嵌有金質樁釣16顆,據說是懸吊靈柩所用,故稱吊墳。
龍馬腳跡位于前場東北部寶鼎寺山巔,海拔2586米,其地巨石遍野,針闊葉混交的中幼林及灌木林郁郁蔥蔥,一條古驛道連通石門,北通大姚、賓川、金沙江渡口,南通楚雄、昆明。傳說一年清明時節,乾隆皇帝路過寶鼎山,時遇陣雨,淋濕衣衫,至山巔天空豁然睛朗,陽光普照,乾隆皇帝及隨從借此歇息,晾曬衣物,在栓馬的一株大樹下有一塊巨大巖石,龍馬踩下許多足跡歷數年而不消退,后人將馬蹄印原樣深刻于石板,遂留傳至今,故稱龍馬腳跡。
【節慶街市】前場鎮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節慶街市眾多,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節日主要有開街節、民族團結日、火把節、祭祖節、祭龍節、彝族年等。
開街節民國以前,姚安前場及附近牟定、大姚彝族人民,于農歷二月初一,紛紛到高峰寺燒香,懷念遠祖故地,思念遠在他鄉的親人,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商賈亦挑貨上山,進行貿易,男女對歌,跳腳,極一時之盛。為便民交易,民十八年(1919年)縣政府決定:舊歷每逢一、五、八日為前場街天,并于每年二月初一實行。自此,每年該日訂為“開街節”遂改于前場舉行。屆時,除進行物資交流外,還打跳娛樂,相沿成習,形成了地區性的傳統節日。
民族團結日自清朝道光十三年起,姚安新民大平地與牟定臘灣白沙河因土地、山林權屬問題發生矛盾,此后雙方一直互不相讓,械斗之事不斷,兩村寨結下世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通過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兩村寨的矛盾逐漸化解。為便于溝通、促進團結,雙方約定,從1992年起,每年農歷二月十五,姚安縣新民村和牟定縣臘灣村輪流舉辦民族團結友好交往節日慶典活動。直到今天,這個約定俗成的節日從未間斷過。
【民族風情】前場鎮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彝族,彝族舞蹈是流傳在彝族群眾生活中的一種舞蹈,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形式豐富多彩,在前場最古老的舞蹈有羊皮鼓舞蹈、姑蘇舞、左腳舞等,最常見的主要有左腳舞、左腳調、唱花燈、梅葛腔、彝族敬酒歌。每逢開街節、民族團結日等喜慶節日以及過年、娶親、敬老節、重陽節、婦女節等,村里的老人、青年都會換上彝族服飾載歌載舞。前場的民族服飾別致多彩,男女老少各不相同,多為彝家人以自己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設計和縫制。前場飲食文化比較獨特,彝家平時或客人較少時,都在室內矮飯桌上吃飯,如果遇到辦席請的人多,就在院落里搭起青棚,地上鋪上青松毛,酒飯菜肴都擺在青松毛上,大家席地圍坐就食。前場彝家人也是個很講究吃的民族,“苦蕎粑粑蘸蜂蜜”作為待客的風味食品,使遠方來客回味綿長。還有用洋芋做的“吹灰點心”、青黃豆做的“連渣澇”,其它諸如“羊湯鍋”“八大碗”“羊肝生”“槽血排骨”等令客人大飽口福。前場的酒文化也比較豐富,彝家人多性格豪爽,熱情好客,平時待客也多用酒不用茶,在前場最有名的數蕎酒和小灶酒,釀酒企業和酒的品質在全縣首屈一指,多地餐館用酒都是到前場采購。
【經濟社會發展】2021年,前場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在縣委、縣人民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凝心聚力,攻堅克難,順利實現了昆楚大高速公路能通全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2021年,全鎮實現農村常住居民總收入6.55億元,增長12.3%;完成稅收收入1270萬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45萬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74元,增長15%,向上爭取資金22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2.59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12億元。順利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鄉村振興】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嚴格落實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四個不摘”要求,動態監測“三類人員”,通過一平臺三機制長效機制,堅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鎮已脫貧996戶3588人實現了“零返貧”目標。85戶264人“三類人員”得到了及時幫扶,實現全面現代化征程中不落下一戶、不落下一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成莊科石河線修復,抗旱應急供水、水庫維修養護等項目。石河文化活動室項目有序推進,開展鄉村規劃試點、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抓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建設美麗鄉村,完成新街社區精品示范村、石河村舊村自然村美麗村莊規劃;開展重點項目規劃編制等前期工作,前場水果旅游康養建設項目8000萬專債項目進入省級項目庫,持續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振興邁出堅定步伐。
【產業發展】全力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穩定糧食種植面積2.9萬畝產量1000萬公斤以上;成功開辟新民新煙區,種植烤煙3800畝,收購煙葉51萬公斤,莊科村被評定為烤煙生產示范村。培植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3個、大戶65戶、家庭農場7戶,4個村被評定魔芋種植示范村。建設滇紫丹參、重樓、紅花等中藥材種植基地1150畝。肉牛、黑山羊、生豬規模養殖示范戶分別達65戶、150戶、96戶,規?;B殖肉鵝、商品鵝2萬羽。農業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業基礎地位更加鞏固,農民實現了多渠道穩步增收,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有力。
【城鄉發展】堅持規劃引領、項目為先的主導思想,抓住高速公路網建設、脫貧攻堅補短板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緊扣發展基礎“短板”“缺項”,完成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和高速公路連接線周邊地塊規劃編制,完成集鎮發展用地儲備,全面做好集鎮規劃優化調整。組建鼎力實業有限公司,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順利運行,啟動集鎮道路景觀提升改造,完成了農技中心、成人技術學校、衛生院門面房改造出租,實現了瓦鲊坡為核心的環山路硬化目標,高速公路安置點、集鎮污水管網初步建設完成。
【高速公路】昆明至大理、楚雄至永仁高速公路姚安段前場境內全長22.156公里,其中前場互通連接線1.34公里,主線路集中在王朝、新街、石河、莊科4個村(社區)境內,設計路寬33米,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通過4年的努力,楚姚高速公路于2020年12月19日正式通車運行,公路修建累計征用土地3020畝,遷移墳墓609冢,搬遷房屋146戶。G56楚雄(廣通)至大理高速公路前場段長4.5公里,涉及新街社區4個居民小組,石河村委會2個村民小組,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累計征地250余畝,搬遷房屋12戶,遷移墳墓30冢,項目正在加緊推進,預計2022年可實現通車目標,全鎮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提升,城鄉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生態保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重點河道和水源地環境保護巡查治理,健全完善村規民約、農村垃圾集中清運、公廁管護、紅黑榜等制度,共建共享村莊環境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深入開展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全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新建垃圾池5個,完成公廁改造2座、戶廁303座;石河被評定為州級美麗村莊;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鄉鎮。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顯著提升。
【民生保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苗接種工作穩步推進,常態化防疫屏障進一步筑牢。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中心衛生院、敬老院醫養合作試點取得新突破,醫療水平進一步提升。全民參保擴面,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營商環境,前場商會被表彰為省級“四好”商會。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發放惠農補貼906.17萬元,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社會穩定】深入推進“平安前場”建設,實施“雪亮工程”,完成“一中心五室”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群防群治體系。健全機制,及時處置各種不穩定事件,依法妥善處置群眾矛盾糾紛,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3.33%,未發生群體性越級非正常上訪事件。堅決打好禁毒人民戰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從“深挖根治”向“長效常治”邁進。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和源頭治理。應急力量不斷增強,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全鎮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