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至10日,中央電視臺《非遺里的中國》節目組總導演葉靈燕,執行總導演樊挺等9人一行到姚安踩點踏勘姚安非遺文化。副縣長馬麗,縣文旅局局長彭海榮等陪同踏勘。
《非遺里的中國》節目組探訪姚安縣非遺項目(姚安套腸制作技藝)
姚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花燈之鄉”“梅葛故地”迤西文獻名邦的美譽。2008年花燈戲(姚安花燈)、梅葛、姚安壩子腔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姚安三張靚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片和民族文化活化石。截至目前,我縣建立了國家、省、州、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中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3項、省級6項、州級8項,縣級16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人,省級非遺傳承人8人,州級非遺傳承人18人,縣級非遺傳承人196人。
《非遺里的中國》節目組在光祿古鎮觀看了姚安縣文化藝術團、姚安縣農戲協會演員們表演的姚安花燈,聆聽姚安壩子腔,游千年古鎮、探尋龍華古剎。到馬游彝族傳統文化保護區追溯梅葛文化,體驗彝族刺繡;探訪菖河蜂蜜、姚安套腸、彝族葫蘆笙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節目組一一進行了實地踏勘,詳細了解姚安花燈“跳進中南海,舞到東南亞”的輝煌歷史,感受姚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的發展變化。
節目組在光祿古鎮觀看國家級非遺項目(姚安花燈)表演
節目組表示,姚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傳承保護工作開展得較好,下一步節目組將進一步細化拍攝工作方案,把拍攝工作納入重要日程,爭取早日開機拍攝,更好地實現姚安非遺資源與文化旅游的開發利用,盡最大努力為《非遺里的中國》姚安非遺文化拍攝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確保拍攝工作早日落地,順利推進。(李有高)